
京东、美团百亿外卖大战升级背后
4月21日周一早间八点半,京东发布《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》,在公开信中京东打四记组合拳:1、所有被竞对平台封杀的骑手,京东保证给予足够单量,确保收入不降;2、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,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五万名提高到十万名;3、所有骑手,如有对象,京东可以优先为您的对象安排工作,比如全职快递员、全职保洁,实现“双职工”待遇,大幅提高家庭收入;4、京东集团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“二选一”,鼓励大家在各平台自由接单,保障收入最大化!
此外京东还公开奉劝某平台为了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,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,对数百万名底层骑手们再次进行“二选一”,让他们的收入大幅降低,你们忘了老祖宗的一句话:水能载舟亦能覆舟。望你们好自为之!早日回头是岸!
此前,美团官方账号“小团有线日针对“美团封杀骑手去某平台跑单”的网传言论发布辟谣声明称:相关内容纯属编造,均为谣言。美团面向全行业招募优质骑手,不会违规限制任何骑手的准入准出,更不会因此对骑手进行永久封号处置。针对上述谣言截图,公司已固定证据,对未经核实就散播上述谣言的账号以及幕后推手,也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。
至于为何此次京东和美团双方在外卖赛道针尖对麦芒、大动干戈,实际上双方业务发展的必然,这场大战在3年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。
早在2022年,京东就被曝将入局外卖,彼时京东到家APP上线了“餐饮美食”频道,吸引了不少大牌商家入驻,但最终却并未实现外卖配送,而只是出售“电子券”。彼时时任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的辛利军媒体采访中表示,“京东正在研究进军外卖领域的可能性,这将取决于我们的能力,以及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建立起一个人才团队”。
不过当时处于疫情期间,降本增效成为互联网大厂的主旋律,最终只能京东选择作罢。
在去年5月,京东重启了京东外卖,将原来的京东小时达、京东到家等即时零售业务升级成“京东秒送”,提出最快9分钟到家。去年底,“秒送”上线了咖啡奶茶与快餐外卖等品类,并单独升级为一级页面。
在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4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11.08亿人,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.74亿人,当数据逼近天花板,电商增速放缓、用户增长见顶的背景下,作为电商平台流量焦虑如何释放?京东需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,也必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,那就是本地生活等即时零售市场。
目前即时零售市场已经逐渐成熟。《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(2024)》指出,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,同比增长28.89%,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。而且,由于即时零售能够较快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产生的需求,对全时段、全场景、全品类产品都有较好覆盖,其所带来的想象空间也更大。
另外,京东近期也在不断加码前置仓,目前其前置仓业务已经从生鲜品类逐步扩展到大健康品类,随着零售品类的不断丰富,也能及时与外卖业务带来的新流量衔接上。
此外,美团也渗透到京东核心地带。4月15日,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“美团闪购”。其实美团闪购业务最早于2018年在美团内部上线,最初是作为外卖业务外的“非餐饮业务延伸”,而后品类逐步拓展至生活万物。
就在几日前,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社交平台发言称,“即时零售这几年发展的如火如荼,大家有目共睹;尤其是在生鲜、酒饮、3c数码、药品等品类的进展速度远超预期。”他还指出,“即时零售的发展大势是挡不住的”,“‘30分钟送万物’创造的新体验一定会满足更多用户需要”。
一位接近美团的人士认为,选择此时发布“美团闪购”独立品牌最直接的原因是,美团内部观测到用户对闪购的消费粘性、依赖度等有明显提升。
从用户需求侧看,去年美团闪购用户的下单频次提升幅度显著,特别是一些日用快消品的下单用户数和频次增速超出大盘。2024年美团交易用户数突破7.7亿,创下历史新高,其中闪购年度交易用户数量接近3亿,占比约39%。从供给侧看,去年以来,美团加大了与家电、日用百货等各大品牌商的合作,美团闪电仓数量有所增长。截至2024年末,美团闪购已和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、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。
输入店铺信息,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
*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,请放心填写